梁献钢“阳光守候”一方平安
“阳光守候”一方平安
——记“中国敬业奉献好人”、乐平市公安局双田派出所片警梁献钢
梁献钢,乐平市公安局双田派出所的一名80后普通片警,从警8年来,深深扎根农村,在悉心为民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农村片警工作方式方法,成功推出“阳光守候工程”,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入手,由点及面,探索到联系群众和维护片区平安的有效途径。片区5年来仅发生一般刑事案件3起,真正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今年9月,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评选活动中,梁献钢荣获“中国敬业奉献好人”称号,其“阳光守候工程”工作模式受到省公安厅的关注。
探索深入群众新途径
2005年,梁献钢通过全省统一招考进入乐平市公安局工作,后被分配在双田派出所,管理一个重要责任区——双田镇横路村。横路村是双田镇最大的村,有近2000户8000余人口,再加上村子里的治安状况较为复杂,他入村工作时,群众对他总是充满的疑惑与不信任,甚至一度遭遇到了“进不了门、说不上话”的尴尬。
如何深入群众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梁献钢在与双田二中原教务主任韩志华入村家访过程中找到了答案。“群众对教师的信任,给了我很大启发,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就要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梁献钢认为,“留守少年”疏于管理、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辖区群众最为关心的。于是,梁献钢向领导汇报工作并建议:通过关爱留守儿童,逐步融入到群众中去。他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双田派出所主动与双田二中联系,决定由梁献钢担任双田二中的法制辅导员,每半个月对双田二中的学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并建立家访互动机制,由派出所和学校两方组成联合家访组与家长交流。
“阳光守侯”拉近群众距离
经过了一段时间,梁献钢发现仅仅法制辅导似乎不够,应该设立一个办公室,专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这项工作常态化、深入化。
2010年9月,双田派出所和双田二中共同在双田二中设立办公室,取名“阳光守候工程”,派出所和学校共同筹资6000元,购置了电脑、座椅、文件柜等物品,梁献钢和双田二中原教务主任韩志华常驻工作,并挑选4名学生在课后协助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阳光守候”的日常工作,并负责组织各种活动。“阳光守候”办公室同时对留守青少年实行“单人单档”,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辅导和帮助。此外,在梁献钢的建议下办公室还推出了“亲情连线”活动,让留守的孩子和在外的父母进行视频连线,弥补留守少年亲情沟通的缺失。“亲情连线”进行了两年,共为300多个家庭建立了亲情通道。“亲情连线”不仅拉近了在外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子女的感情距离,也拉近了梁献钢与横路村群众的距离。
不断发展“阳光守候”
工作中,梁献钢感觉到,仅靠自己个人的单打独斗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为让“阳光守候”影响力更大,梁献钢通过朋友、同学介绍、推广“阳光守候”工程,并借助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师生力量,组成援助团队,给学生们提供咨询和帮助,形成一对一的法律援助模式。援助团队在对双田二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上进行帮扶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法制宣讲活动,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援助团队以“阳光守候”工程为支点,将参与援助的法学系学生分派到中学各班级以及各个村委会,对学生与村民碰到的各类政策、法律上的问题进行解答。目前,借助“阳光守侯”援助团队共开展了各类活动共计100余次,其中大型活动组织了4次,分别为2010年12月1日的“大型关爱讲座”、2011年中旬的“书房行动”、2012年1月16日的“告别赌桌、陪伴书桌”主题家长会及2013年1月的“优秀学生范例”家长交流会。其中,“大型关爱讲座”和主题家长会被景德镇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阳光守候”成效初显
在乐平中学读书的朱明星告诉记者,通过梁献钢,他认识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激发了好好读书的动力。不仅如此,朱明星妈妈也将梁献钢看成自己的信赖人,过年期间,要是村庄上有人喝酒闹事,她便会立即告知梁献钢,避免事态的恶化。其实,在他管辖的村庄,还有不少这样的人。
“有时村庄上谁家发生纠纷,我还不知道,梁警官就已经知道了。”店上村村支书钟立女说,村民就是信任梁献钢。
更令人感叹的是,在他的辖区内,近五年来仅发生普通案件3起,同时坐落在横路村的双田第二中学学校里流生数从原来近200人降至现在的个位数,升学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作为一名农村民警,能看着留守少年健康成长和辖区平安稳定,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认可。”梁献钢说。
而为了“阳光守候”工程的推行,梁献钢放弃了多次调乐平市公安局机关工作的机会,“一个民警,到哪都是工作,只要得到群众的认可,我的工作就有意义。”(周建红、程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