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是一座高山
廉洁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放眼望去,能感受它的伟大;站在山下,能仰视它的崇高。廉洁,这是一个亘古不衰的话题,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宦海浮沉,既有宁静致远的诸葛亮、刚正不阿的包青天,也有权倾天下的魏忠贤、富可敌国的和珅,他们即便是在千年之后,也仍然被视作廉与贪的正反面典型,不得不令人唏嘘!
何为廉洁?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战国时期诗人屈原也曾在《楚辞·招魂》中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是的,廉洁自律是一种高尚的品格,离不开幼年时的教育,成年后的积淀,这样方能沉于心而表于行。
依稀记得小时候,总爱听大人们讲述陈年往事。那时候爷爷奶奶那一辈还住在农村,爷爷是一介书生,靠着老家人砸锅卖铁和自己的坚韧毅力,读书读出头,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书匠。“文革”时期,学校不上课,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爷爷就干农活、做矿工补贴家用,粮食不够吃,就减少餐数,用红薯、芋头充饥。苦难的生活没有磨灭爷爷的信仰。他经常告诫后辈,做人要有骨气,不能贪恋他人财物。因为爷爷的言传身教,父亲那一代人身上就带着一股倔强的脾气和老实本分的品格。
之后,父亲这一辈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扔掉锄头,从农村走向城市,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正因为经历过艰苦岁月,父亲这一辈人更明白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刚参加工作的父亲在边远乡镇,工作兢兢业业。我和母亲与他聚少离多,每次回家他总会耐心地教导我,无论是知识还是品德。后来我渐渐长大,父亲与我促膝长谈,谈及学业、工作以及未来。他告诉我,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坚守原则和底线,当官和发财都只是暂时的,做人才是一辈子的学问。父亲给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发生的事——父亲帮房下的公公去圩上卖西瓜,有个买瓜的,忘记找钱就走了,父亲追上去提醒,并把钱如数找回给了买瓜人。周围的人都说父亲傻,有钱不知道赚,父亲说贪了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心里过不去。
现如今,我已参加工作多年。回想自己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第一
份工作是在一个边远山区乡镇当大学生村官,对乡镇工作懵懵懂懂,
只知道嘴里念叨,要廉洁自律,要改进作风,却以为“廉洁”离自己
很遥远。再后来,我所在那个村,支部书记“落马”了,这也是我第
一次近距离感受到贪腐问题,这让我深深懂得,廉洁其实就在身边,负责每一项工作、处理每一个细节,都要扪心自问,是否做到廉洁自律。历史总是在重演,每个人都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功过皆是后人评。
廉洁是一座巍峨的高山,登山的过程在于磨炼心智,意志不坚则到不了顶峰,只有登上山顶才能“一览众山小”。(温中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