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昌江廉政网 >> 时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勤廉江西史鉴 | 九死一生护经费 勤廉奉公书忠诚

来源:江西省纪委省监委官方微信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7日 点击数:

九死一生护经费 勤廉奉公书忠诚

——刘启耀的故事

  刘启耀(1899-1946年),江西兴国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担任乡苏政府主席、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省反帝大同盟主任、江西省苏主席、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初,他重建中共江西临时省委,推选为书记。后担任中共遂万泰中心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书记、中共泰和县委书记等职。

  刘启耀是长工出身,原来是撑竹排的工人。革命的浪潮把他推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江西省苏维埃主席的领导岗位。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发布通令规定省苏各级机关“反对铺张浪费,为革命履行节约”,而且“必须是十二分的节俭,否则就成为革命的罪人”。他还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不浪费一个铜板,不滥用一张信纸,不多点一盏油灯,不乱耗一支铅笔。由于他逢会必讲“十二分的节俭”,大家听多了,耳熟能详,一见到他,便会善意开玩笑说:“啊,十二分节俭主席来了!”

  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央苏区被敌人包围、封锁,经济十分困难,刘启耀想尽办法节省革命经费。在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干部的民主生活会上,他向大家宣布:“为了节约粮食,支援战斗,我从4月份开始自带粮食办公,直到粉碎敌人的围剿为止。”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省党员干部纷纷表态,决心跟刘主席一样做到。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根据组织安排,刘启耀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刘启耀不幸负伤昏迷。深夜,刘启耀在寒风中苏醒,从死尸堆中爬起,目睹牺牲的同志,强忍悲痛,爬向一处隐蔽的山洞,找出事先埋藏好的金条、首饰和银元,这是组织交给他保管的活动经费。伤愈后,他与游击队也失去了联系。在山民的帮助下,他穿着烂棉袄,戴顶破斗笠,肩背讨饭袋Etd>

pageinfo(2,5,'.html','list_1578');
Copyright2015-2020昌江廉政网AllRightsReserved.

中共昌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昌江区监察委员会备案许可证编号:赣ICP备15006527号-1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瓷都大道836号昌江区政府大院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