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网红鸡排摊”背后的监督民生答卷
傍晚的景德镇昌江区五中附近,“鸡排哥”的摊位前又排起了熟悉的长队。不同于以往“怕被赶、躲城管”的忐忑,如今顾客有序等候,摊主笑容踏实——这个近期在景德镇走红的 “网红小吃点”,正是该区纪委监委以监督破题、推动城管专项整治、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注脚。
此前,“鸡排哥”的鸡排因口味地道圈粉,“排队三小时”成了常态,但流动摆摊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占道经营堵塞非机动车道,油污垃圾影响校园周边环境,行人投诉不断。而城管部门过去“游击式”管控,要么简单驱离、要么暂时劝离,治标不治本,还常引发摊贩抵触,“管”与“疏”的矛盾成了民生痛点。
群众诉求就是监督方向。昌江区纪委监委接到反映后,没有停留在“督促整改”的表面,而是深挖问题根源:是否存在执法简单化、责任落实“打折扣”的不正之风?随即牵头成立监督专班,精准发力——一方面督促区城管局摒弃“一刀切”思维,落地《便民摊点规范管理实施意见》,专门将“鸡排哥”摊位纳入便民摊点区,划定非机动车道专属经营区域,明确 17:00 至次日凌晨 3:00 的经营时段,让“摆摊有了准地儿”;另一方面推动城管转变执法方式,通过“宣传引导+规范指导”,帮“鸡排哥”落实“三包”责任制,配齐防油垫和分类垃圾桶,从源头解决油污、垃圾难题。
专项整治中,纪委监委同步开展作风排查,发现2起执法人员推诿扯皮、简单驱离摊贩问题,当即约谈3名责任人,下发3份督办单,狠刹“重管控、轻服务”的歪风。同时推动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公安、市监、消防等部门联合执法,既规范摊点经营,又严查违规收费、粗暴执法等隐形腐败。
如今,“鸡排哥” 的摊位成了便民摊点“示范岗”,排队不堵路、环境不脏乱,成了景德镇街头 “烟火气”与“秩序美”兼具的打卡点。全区14个便民摊点更惠及800 余名摊贩,让“摆摊稳”“居民安”“城市美”三者兼顾。区纪委监委还推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定期监督城管巡查、维护设施,确保民生好事办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