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昌江廉政网 >> 工作动态 >> 昌江廉政 >> 浏览文章

驱散“腐败亚文化”雾霾不仅仅靠“吹”

来源:江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08日 点击数: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腐败亚文化”就在身边》一文,报道了一些地方群众办事难,托关系、送礼成风问题。文章称,在“腐败亚文化”流毒的影响下,似乎求医、求学、求职都得“求人”,办企业、上项目、买房子都需要“找关系”,“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这样的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228新华网)

“腐败亚文化”就如同“雾霾”,不及时驱散,贻害无穷。自然界的“雾霾”如何驱散呢?专家说目前找不到更好“治理偏方”,最有效方式还得靠“吹”。一场大风吹过,雾霾没有了,蓝天白云出现。效果是蛮好,但是蓝天白云不是每天都来的。那么我们驱散“腐败亚文化”雾霾是不是也得靠“吹”呢?笔者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听说暗访组来了,上级领导来了,专项治理来......群众办事一下子方便了,门也好进了,脸也好看了,办事人员也不搞“潜规则”了。但是过后呢?转眼“腐败亚文化”雾霾又来了,门又难进了,脸也难看了。因此驱散“腐败亚文化”雾霾不能能靠“吹”,而应该从根子上下功夫,从制度上下功夫,从源头上下功夫,从弘扬优秀文化上下功夫。

其一应从完善制度上着手。要制订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建立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等等。此外,要用制度的形式将职责范围、办事流程、办结时限、违规处罚等,全部在办公点悬挂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如此一来,既有利于群众办事,让手中没“条子”、官场没“面子”等条件的普通民众,也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办成事;又方便上级、纪检、媒体、民众等多方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其二是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为什么人们不畏千里之遥还要到北京、上海就医挂号呢?为什么人们宁愿花费天价去买“学区房”呢?为什么人们违背内心给医生送“红包”呢?......答案很简单,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所以,若想祛除这些涉及民生问题方面的“腐败亚文化”,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其三要大力弘扬新时期的优秀文化。“腐败亚文化”古已有之。受“官本位”的封建意识,“封妻荫子”的特权思想,“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官场陋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这些文化糟粕流传至今。如何阻止“腐败亚文化”沉渣泛起呢?笔者想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以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来引导、鼓励大家拒绝向潜规则低头,而不是被“腐败亚文化”裹挟。这样才能驱散“腐败亚文化”雾霾,还全社会“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昌江区纪委王传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