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昌江廉政网 >> 工作动态 >> 昌江廉政 >> 浏览文章

昌江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侧记

来源:昌江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3日 点击数:

抓住“牛鼻子” 种好“责任田”

——昌江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侧记

 

“峥嵘岁月,丰碑永铸。”近年来,昌江区借助荷塘乡红色历史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打造红色廉政文化基地,尤其是去年荷塘精神的弘扬与推广,市内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纷纷前往荷塘乡,瞻仰革命先烈,体验荷塘精神,感受廉政清风,成为昌江区反腐倡廉红色廉政教育的一个浓缩。

2014年以来,昌江区紧抓“两个责任”不放松,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文化建设、执法监督检查、干部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为建设风清气正新昌江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察责任”。研究制定了《昌江区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任务分工》,建立健全区委、区政府和乡镇(街道)、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挂点联系制度,切实担负起党委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开展对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的日常督促检查和重点抽查,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手段,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共有24名党员干部在打击“两违”工作中失职失责受到责任追究处分。

全力抓好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在区委(扩大)会议和全区干部大会上,以中央和省、市纪委下发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为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执行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召开了全区拒收“红包”警示大会,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养成廉洁从政清风。转发省、市纪委有关通报11期,印发了《关于对区供销社、区财政局公务用车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情况的通报》《关于在全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中进行拒收“红包”警示教育的通知》,在全区党员干部、职工中进行警示教育。

大力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荷塘红色革命文化和农垦创业文化为依托,邀请上海一家廉政文化专业设计公司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前期投入50余万元,修缮纪念塔、建设文化长廊、新建展厅等,大力打造荷塘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同时鲇鱼山镇、昌江地税、鹏飞建陶、昌江一中分校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正在不断完善,廉政之花争相绽放。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定《关于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常态化督查的工作方案》,区纪委组织3个督查组,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奢侈浪费等问题开展明查暗访120人次,发现问题线索21个,查实13个,处分党员干部7人,诫勉谈话16人,扣发绩效工资3人,辞退临时人员3人,下发通报批评3期。

铁腕严惩违纪违法案件。实行“定包案领导、定办案组成员、定查案负责人、定方案、定时限、定责任”的六定查办案件措施。2014年,区本级共受理信访举报127件,已办理122件,立案32起,较2013年的14起增长128%,结案32起,处分党员干部38人,其中党纪处分22人,政纪处分18人(含双重处分2人)。

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实行全区县级领导、部门单位负责人挂点乡镇街道、村(居)支持协调有关工作、乡镇街道干部包村(居)、村(居)干部包户的立体化工作模式,动员广大干部进村(居)入户走访,大力宣传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梳理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全区广大机关干部通过走访收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657条,投入1280余万元,解决交通、灌溉、路灯、改厕、贫困资助、生活用水等方面问题586条,其余都在积极协调解决中。

着力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该区积极推进纪检工作职责转换,稳步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共梳理出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45个,取消或退出30个,保留或继续参与15个;通过调入、任命、调整的方式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派出11人次参加中央和省、市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