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昌江廉政网 >> 宣传教育 >> 勤廉典范 >> 浏览文章

追记“一心一意为百姓党的好干部”曾建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0日 点击数:

曾建:6年间写下60本民情日记

 

  伤痛依旧,感动长久。时间倒回2月23日,那个突袭的噩耗仍让人如此扼腕叹息:江西省吉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曾建积劳成疾,突发重病,经全力救治无效病逝,年仅58岁。

  “他始终把务实留给为民,一条毛巾、一双解放鞋、一双雨鞋、一顶草帽与他相伴多年。”忆曾建,峡江县社保局工作人员史进告诉记者,在峡江工作时,曾建为了解干部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他走遍了全县1000多个自然村组,6年间写下了60多本民情日记。

  “曾建同志,一路走好!”遗体告别仪式上,自发前来送别最后一程的干部群众,排成了长龙。

  是什么,让一个党员干部、一个身边的人,触动这么多人的心扉?

  在生命读秒的最后时刻——他记挂的,还是工作

  2月18日,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住院,但谁也没有想到:那一天起,这个世界留给曾建的时间仅剩5天。

  也就是在那一天,家人、同事才知道他早已身患重病。病榻前,面对这个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病人,伤心难抑的小妹哭骂:“哥哥是骗子!哥哥是骗子!这么多年,这么重病,从来不告诉我们!就怕我们阻拦他工作!”

  要走的前三天,面对赶来看望他的市领导,他躺在病床上强撑着说的还是工作,被市领导当场打断:“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

  要走的前两天,听说从省里来了位博士为其诊疗,他忘却了病痛,真诚地对博士说:“我们由上海东方医院托管的医院马上建好,正需要您这样高层次医学人才,欢迎到吉安工作。”

  要走的前一天,他脸色憔悴,留给同事的是一句催促:快回去上班!

  2月23日21时16分!“滴答!”时间突然凝固,曾建那颗不知疲倦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没有给亲人、朋友留下任何一句话!生离死别这一刻,妻子泪如雨下。

  在妻子的记忆中,曾建不曾真正安逸过,不曾真正歇一会。“上班,他在单位工作,下班,他在家工作,不是审阅文件就是撰写材料。结婚30多年来,女儿上下学,他从未接送过,孩子的家长会,他从未参加过。”

  遗体告别仪式上,白鹭洲中学退休老师陈传东老泪纵横:“一个好干部走了,一个好人去了。”在他的记忆中,曾建从事教育工作9年来,每天第一个走进办公楼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的也是他,不到30岁他就担任了这所全省重点中学的副校长,有着极其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同事的内心里——他干一行爱一行倾尽全部心血

  —— 每到一个岗位,他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基层调研。

  吉安市文广新局局长张平与曾建在原地委组织部共事多年,张平回忆:1991年至2000年间,曾建几乎跑遍了全市乡镇、大部分村委,和普通党员、农民党员、企业党员打成一片。

  现任市工信委科技科科长温美华难以忘记:自2006年6月曾建主政市经贸委,一年里他将全市724家规模企业全都跑了个遍,对各个企业用电情况了如指掌,每年市领导挂点的100个重要项目他都一一前往。

  —— 宁让身体透支,不让工作欠账。

  访谈的人几度哽咽:“他为了工作耗尽全部心力!”

  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为了保企业,曾建带队抢修通信,扎进遂川、万安大山,一进去就是大半个月。妻子希望他回家拿点衣物再去,曾建说:“电话线杆都倒了,通信全部中断,我不能离开!”她哪里知道,在山里,曾建已经累得咳血,同事劝他回家,他坚持留下。

  2012年12月,曾建率队到遵义、贵阳等地洽谈劳务合作基地事宜,凌晨三点上火车,两天两夜吃泡面、啃面包,上楼梯都喘不过气来,他硬是挺着精神,与遵义市、贵阳市人保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这也是吉安首次在省外建立市级劳务输入基地。

  今年春节前,曾建常常说肺部痛,妻子催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他说:“现在是学院申报的关键时期,等忙完这阵再说。”这一阵忙,却让夫妻俩阴阳两隔。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同事们印象特别深刻:尽管从事职业部门多、行业跨度大,特别是从分管党群到从事经济工作,曾建总是转型得飞快。

  无论家里,还是办公室,都堆满了书,他常说:“一天不吃饭可以,但一天不工作、不学习不可以。”

  为做好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向省高评会专题汇报,他连续工作到除夕晚上,大年初三又投入工作,10万字的汇报材料,他一个晚上审看完,并且提出许多专业修改意见,让多年从事学院申报工作的专家都感到敬佩不已。就在他去世的前三天,还在为学院通过专家论证而工作到深夜。

  “整理曾局长事迹这段日子,我几乎天天以泪洗面。我从没有流过那么多的眼泪。”市人社局办公室主任刘赋祝眼睛红肿。

  3月6日,曾建的办公室仍保留着他生前时的原样,办公室整洁有序,一本鲜红的党员手册及一叠还来不及签发的文件静静地放在办公桌上。翻开《吉安市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工作安排》,筹备工作已安排至9月份,从施工建设到人员招聘,从专业设置到教学计划,100多项工作写满了10余页纸。

  在群众的心底深处——他付出的,就是大爱

  “我们来晚了”。告别仪式上,市人社局挂点村永新县龙田乡巴家村村民赶来送别,低首泣告:“曾局长,你多次联系争取的水利项目终于落实了,村里已建好了排灌站,从今年起,1000多亩稻田可以种上两季水稻。”

  “他是第一个用不到两年时间,踏遍峡江所有行政村的领导干部。多年来,他亲民为民始终如一。只要是关乎百姓的事,他就要执着到底;只要是提升民生福祉的事,他就要推动到底。”现任安福县委书记、原峡江县县长陈军民,曾建生前好友,对于曾建的突然离世,悲痛万分。

  多任司机回忆说:“曾建车上必放四样东西:毛巾、草帽、解放鞋、雨鞋。”这些物件陪伴他走遍了峡江的100个行政村和1000个村小组,走遍了70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结识了一大批农民亲人和企业朋友。

  陈志安,现任峡江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曾是曾建身边工作人员。2004年11月份,他随曾建深入挂片的金江乡查看水利冬修。当时,万宝水库水渠常年没有清淤,杂草丛生,堵塞严重,严重影响灌区4个乡镇的农业生产。曾建召集沿线党委书记,从下游一直走到上游水渠出口。20多公里的水渠,他从早上7点半一直走到下午4点半,两脚走出了血泡。由于协调有方,水渠很快得到彻底清理,惠及群众数万人。

  同年,曾建前往金江乡万宝水库库区老屋场村调研,先乘船,再步行3公里。当乡镇干部向村民介绍他就是县委副书记时,村民们不敢相信,这个风尘仆仆的平常人居然是县里来的“大人物”。曾建在老屋场村连住了两个晚上,走遍库区8个自然村,当得知村民进出全靠船,容易发生翻船事故,他返回县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由县财政拨出专款在渡口修建万宝水库新码头和防护设施,并修通了一条公路。

  路修通了,一位7旬老人背着一箩筐桔子来到县委,在大门口守了整整一天,原来是想将村里第一茬桔子送给曾书记。曾建妻子回忆称,这个小细节让曾建感动许久,他说:“你看,老百姓多淳朴啊,只要为他们做一点点事情,而且是份内事,群众就如此感动,作为党员干部,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桐林乡庙口村是曾建在峡江走访的最后一个村,当得知该村还未能通电,他主动深入该村解决用电困难。至今,村民们仍记得这位送来光明的曾书记。

  峡江县干部群众仍清晰地记得2006年6月的那温暖一幕:当得知曾建即将前往市里赴任,当地百姓自发买来鞭炮沿街送行,感谢他为当地所做的一切。

  温暖在心的何止是他们。

  “他是好人!”走访中,一位白鹭洲中学老教师泣不成声:“30多年前,我患有风湿住在一楼,曾建知道后,硬是将自己在楼上的办公室腾了出来给我住,他自己却在实验室隔了个角落办公了半年。”

  “要将老百姓的民生放在心上、握在手上、落在实处,才无愧于人社干部的称谓。”人社系统承担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民生工程,作为市人社局一把手,曾建常感责任之重,叮嘱大家。

  就业乃民生第一难题。据市人社局副局长李阳明回忆:每一次大型招聘会,曾建必到现场;每每听到园区某某企业大量缺工,他心如火燎。他经常深入园区企业了解具体用工情况,并要求通过媒体、网络、展会全方位宣传就业信息,为企业招工搭建政府平台。仅2013年,人社系统就为园区企业举办各类招聘会532场。今年年初开展的吉安市“服务企业招工百日攻坚战”又为本地企业招工3万余人,为历年返乡务工增幅最大的一年。

  人招进来,更要留得住,工人待遇如何时刻让曾建牵挂。一次傍晚6点多,他前往井开区企业,本想了解企业缺工情况,偶然走进员工宿舍,却听到员工纷纷反映伙食不好,业余没有娱乐活动,宿舍热水供应不足。曾建一改往日平和,严厉要求企业负责人立即改善员工环境,提高职工待遇。

  李阳明介绍,为掀起吉安创业浪潮,曾建主动加压,在2013年省政府下达给吉安5.5亿元创业小额贷款任务的基础上,提高至10亿元以上。2013年,吉安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4.19亿元,直接扶持1.2万人创业。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曾建妻子回忆,曾建在家话不多,但每每说起老百姓的事就比较上心。他常说:“群众的开心是我最大的开心,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要做就做最好——他追求的,是止于至善

  邵逸夫曾说:“我做人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这句话,用在曾建身上最贴切不过。

  曾建的职业履历,有过多项“全市第一”: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市工信委第一任主任、原吉安地委组织员办第一任主任。第一,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意味着追求。曾建的工作履历,更开创了多项“全市首个”:牵头制订吉泰工业走廊规划的,是他;推动建立全市首个省外劳务市场的,是他;推动建立全市第一个全省一流无纸化人力资源市场的,是他;推动建立吉安首批博士后工作站 和技能大室工作室的,是他。首个,意味着开拓、意味着艰难、意味着智慧。

  任组工干部时,曾建执笔调研“党员队伍规模研究”,两度获中组部一等奖,这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外都是崭新课题。而曾建关于“无职党员设岗定职”的调研课题成了“全国经验”“全省经验”。“在当时省委组织部人眼里,他是‘党建专家’”,现任省委巡视组组长、原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处处长徐森鸣专程从南昌赶来,参加曾建遗体告别仪式。

  “走廊领导小组办公室,由设在工信委改设到发改委,本来应该感到轻松,可曾建他舍不得,还想争回来”,与“老班长”曾建一同攻坚吉泰工业走廊的日日夜夜,似乎就在市工信委副主任陈卓生眼前。吉泰工业走廊,从概念提出到形成一个战略,路程艰难可想而知。缺人、缺钱,曾建从来不向市里要,全部由工信委自己解决。走廊规划,一个总体加四个专项规划,上百万字,曾建带领一班人几易其稿,半年内高质量完成。这五年,也是吉安工业收获最多的时期。吉安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工业发展先进设区市,连续六年荣获全省工业发展年度贡献奖,工业总量实现了翻两番,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千亿元历史性突破。在曾建推动下,吉安市规模以上企业和在建重大工业项目数据库得以建立并沿用至今,为吉安未来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保证。

  “走出去、引进来”招才引智,数字化就业服务。曾建探索的两大人才服务新模式,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从前吉安孔雀往外飞,现在外地孔雀飞吉安,光去年组织企业到遵义等地开展招工,就引进市外劳动力9000多人”,市劳动就业局局长刘珊红至今记得曾建抱病率队,远赴贵州、遵义、厦门等地为企业招贤引才的情景。“厦门大学专场招聘会十分火爆,吉安是全省唯一设招聘专场的设区市,现场签订协议223名,一半是硕士以上研究生。”

  —— 博士后工作站,在他手里,突破空白。吉安市天人生态、杰克机床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建成;

  —— 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多年的难题,在他手里,成功破题。争取全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放在吉安,2012年以来,解决了近5000名待聘老师的聘任问题,充分调动了一线年轻教师的积极性;

  —— 农村小学教师大缺额难题,在他手里,顺利突破。争取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支持,特批我市单独分批招考3000名农村小学教师,在全省开由设区市单独招考农村小学教师的先例。

  就在曾建病危入院当天上午,全市2013年度总结表彰暨看特色看变化流动现场会上,市人社局获得“大满贯”,包揽市直机关综合考核先进、和谐稳定奖等市直单位所有奖项。

  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他坚守的,是永恒底色

  58年的生命历程中,曾建有几个绰号:同事称他为“曾克思”、“曾夫子”,家人叫他“曾干部”。这正是源于他一贯以来超强的党性、原则性和对工作的认真。

  曾建出生于遂川一个干部家庭,母亲曾是县政协副主席、两届全国“三八”红旗手。母亲的事业心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因为抓板鸭产业还由此获得“鸭司令”的称号。母亲对事业的执着和严谨的家风,深深影响着身为长子的曾建。

  曾建担任县级领导近20年,并先后在多个单位(地方)担任主要领导,他始终严守财经纪律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求一己之利,自觉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修养和美德。

  曾建和每一任司机都有一个“约法三章”:不准停在娱乐场所旁;不准收受任何土特产等物品;不准打着他的旗号搞特殊化。下基层调研到老乡家吃饭,曾建每次都主动按标准交纳伙食费,并要求随行人员一同交。有些同志起初还有情绪,认为就几块钱的事算了,但在曾建的影响下,后来都欣然交纳。

  在吉安市工信委任职期间,曾有一个企业老板塞给他50万元通融费,希望能拿到国家相关补贴项目,被曾建严辞拒绝。这人不甘心,又多次找他,提出要给单位作为公用经费,曾建厉声斥责:“我们是为企业服务的,不是用钱来买通的,只要你符合扶持条件,我们就帮你办!”

  在峡江,为了避免有人利用亲属拉关系,妻子很少来峡江。偶尔来一次,也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其他亲戚基本没来过。一次,妻子从市区坐火车去看望他,为了不浪费公家的“油”,曾建要她下车后,乘人力车到县委。

  “幸好曾建不在遂川当领导,否则家人都要搬离遂川。”老家亲属都说。在别人的眼里,人社局是个“油水部门”,涉及的考务工作多、托关系找的人多,曾建从来不搞以权谋私、不搞假公济私。任局领导多年,他没有为家人办过一件私事。为此,亲属怨言不少。

  谁也不曾想到,曾建四兄妹中,有两个下岗多年,生活拮据,大妹靠摆地摊卖菜为生,弟弟靠当保安为生。一次事业单位招人,妹妹想叫他打个招呼,他说,有考试你就去,我不会帮你说,你卖菜也挺好,很自由。还有一次,遂川有位亲戚找到曾建,希望帮忙安排一个岗位,他立即说:“你回去看看,我妹妹还在卖菜呢。”之后,再没亲戚敢来托他办事。再有一次,曾建获悉一位亲戚将到遂川县任主要领导,他赶回老家,召集全家开会,要求亲朋任何事情不能麻烦别人。

  曾建身患重病多年,加之超负荷工作,他每年都要去住院,然而每次都是叫上老司机用私车偷偷送到医院,不能告诉相关单位任何人。他说,一来是怕给组织添麻烦;二来是怕别人来医院看他。即便是有单位同事送去的慰问金,他也分文不收,全部退回。

  曾建对峡江的干部作风转变也起了很大作用。据回忆,曾建经常不打招呼,到乡镇突击巡查。一次,他到某镇检查,发现镇主要负责人不在岗,便当场打电话,那位负责人谎称在办公室,曾建就要他用办公室电话打过来,事后曾建对其进行了批评。此事在全县反响强烈,乡镇“走读之风”被刹住。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曾建的女儿、女婿的一则讣告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遵从父亲遗嘱,丧礼从简,免收礼金”!曾建妻子告诉记者,病情来得太突然,曾建一句遗愿都没有留下,是她和女儿商量后决定的。她说:“曾建一生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他一定会同意的。”

  时至今日,曾建85岁的母亲仍不知晓曾建离开的消息。瘫痪在床十几年不能言语的她,还时常通过手势,询问曾建的情况。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一如年年岁岁、漫山遍野、尽情绽放的井冈杜鹃,虽然花期如此短暂,但在万紫千红的春晖中,这抹绚丽的红色鲜艳夺目,永恒不变……

  (记者 孙娟)

分享到: